当然,痘痘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身体本身的某种炎症导致的,然后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因为我们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心情不好,等等。一些炎症和轻度痤疮(粉刺)导致表皮出现一些红肿疼痛,皮脂腺导管和毛囊颈部细胞的炎症性水肿,皮脂腺口堵塞,皮脂腺分泌皮脂受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无缘无故的患上这种病。因为细菌无处不在,这一点毋庸置疑。存在于皮肤表面和部分毛囊的致病微生物如痤疮棒状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卵形糠秕孢子菌等,正常情况下不会造成很大危害。当皮质腺被阻断时,它们参与痤疮的一些炎症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同时,痤疮棒状杆菌含有能区分皮脂的酯酶。酯酶可以分化毛囊中的皮脂,产生更多的游离脂肪酸。这些游离脂肪酸引起毛囊和毛囊周围的部分炎症和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炎症反应是指某些细菌形成局部炎症,发红,疼痛,流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是指某些细菌形成具有相同特征的炎症反应,如痤疮深度硬结,不喜欢出来。还有蠕形螨(寄生于人毛囊的蠕形螨),俗称“螨虫”,寄居部位主要在面部、颈部和胸部,尤其是前额、面颊和鼻子。有的人额头、脸颊、鼻子经常出现“痘痘”,与此有关。另外,毛囊可因毛膜的浓缩而增大,有的人出现明显的毛孔。
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很多东西来给自己减压。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压力越来越大,这是一份正常的工作,没必要大惊小怪。为什么同一个人年轻的时候长满痘痘,到了青春期后仍然有大量皮脂分泌,却没有长痘痘?有一个免疫问题。青春期来了,身体对痘痘不熟悉了。例如痤疮棒状杆菌参与了痤疮的产生和发展,并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的循环部分参与了痤疮的免疫反应,加重了早期痤疮炎症的致病过程。现在在其患者体液免疫中发现血清IgG水平升高,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
当然有人会说痘痘会不会遗传,我们都有这种倾向。父母小时候长痘,孩子同龄长痘几率大。这也涉及到一个痘痘遗传的问题。很多人觉得痘痘怎么会遗传,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一是遗传的皮肤功能,比如皮脂腺排泄,二是遗传的面部对痘痘的反应。然而,这只是遗传因素。绝不是遗传病,通过积极预防和妥善治疗是可以完全治愈的,不受遗传因素影响,治愈后也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平时要多注意一些问题。